【初中語文】25屆初三語文一模匯總:說明文
日期:2025-01-16 08:28 點擊:
25屆初三語文一模匯總:說明文
(一)閱讀下文,完成11—13題(16分)
①當很多人興致勃勃地談論“信息繭房”時,他們顯然沒有仔細思考是誰織就了“信息繭房”,自己又身處怎樣的信息環(huán)境之中。
②在與“信息繭房”相關的常見討論中,最常被指責的對象,是最近幾年在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大熱的“推薦算法”。它最大的賣點,就是能夠根據(jù)用戶的習慣與偏好,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個性化信息流。然而,事物總有兩面,這種“量身定做”常常會令人懷疑:算法的自我迭代,是否讓用戶看到的內(nèi)容越來越極端而單一?與用戶既有認知相異的信息,又是否會直接遭到算法的屏蔽?
③由于這些質(zhì)疑,與“信息繭房”的形象正好相符,于是,有些人會認為推薦算法是制造“信息繭房”的元兇。然而,結合“信息繭房”的原始定義,我們卻不難發(fā)現(xiàn),這口“大鍋”并不能輕率地甩給推薦算法。
④“信息繭房”的概念是美國學者凱斯·桑斯坦于2006年首次提出的,當時連互聯(lián)網(wǎng)都尚未充分普及,推薦算法根本不存在。他之所以提出這一概念,為的不是警告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而是直接提醒公眾:不要只注意自己選擇的東西和使自己愉悅的通信領域。因為久而久之,這種看似“舒適”的選擇,很可能將個體桎梏于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
⑤對于推薦算法,曾經(jīng)有人總結道:“算法沒有價值觀。”誠然,算法本身只是一串由邏輯組成的代碼,它不會主動思考,自然也就無法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但是,算法的背后總是存在著應用算法的人,而這些應用者的價值觀,卻很可能被算法放大,進而被推向極端。推薦算法的存在,確實會讓一個對信息有明顯偏好的人所看到的信息越來越合其心意。但歸根結底,主動做出這種選擇的并不是算法,而依然是算法背后的人。
⑥事實上,推薦算法并不是第一個為此“背鍋”者。在它誕生之前,有線電視的節(jié)目單和門戶網(wǎng)站的新聞集,也曾被輿論指為“信息繭房”的成因。然而,就算我們把時間回溯到廣播電視尚未興起的年代,書籍報刊的讀者也總是會有自己的偏好與選擇。大眾傳媒的發(fā)展與傳播技術的進步固然讓選擇變得更加簡單,但是看什么或不看什么的選擇權終究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
⑦選擇成為單一信息源喂養(yǎng)的“信息偏食者”,還是成為“捏著鼻子”也要直面自己所厭惡信息的“信息雜食者”,決定權都在你自己手中。如果不想被“信息繭房”控制,那就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主動去接觸你之前不愿接觸的信息。這當然不是說企業(yè)與社會就沒有責任對大環(huán)境加以改善,但對個體而言,自我的覺醒與行動,是最基本的先決條件。
11.以下情境不容易引發(fā)“信息繭房”現(xiàn)象的選項是( )(4分)
A.在社會熱點事件中,你只關注符合自己立場的信息。
B.你利用購物網(wǎng)站提供的AI試衣模特,模擬穿衣的效果。
C.你經(jīng)常瀏覽體育新聞,信息流中充斥著大量的體育相關資訊。
D.在社交媒體平臺上,你更傾向于加入與自己興趣相符的群組。
12.閱讀第①-⑥段,完成下列填空。(6分)

13.第⑦段不能刪除,請闡釋理由。(6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10-13題。(15分)
樹葉飄落,哪面朝上?
李青為
①初冬時節(jié),片片落葉為大地鋪上地毯。欣賞落葉美景時,有心人會發(fā)現(xiàn):一些落葉正面向上,一些落葉卻背面朝天,其中蘊藏著什么秘密呢?
②落葉是植物為了適應環(huán)境變化而主動選擇的一種生存策略。入秋后,隨著日照時間的減少和氣溫的降低,許多植物通過精確調(diào)節(jié)其內(nèi)部激素的水平和分布,來實現(xiàn)葉片與樹木的分離。
③葉片的生理特性是影響落葉朝向的因素之一。植物葉片的兩面構造不同:葉片的正面,緊貼上表皮的一至數(shù)層圓柱狀薄壁細胞排列緊密,被稱為柵欄組織,緊實度高,其中含有較多的葉綠體,能夠高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當失去水分時,柵欄組織細胞變得更加緊密,難以伸展,葉面卷曲成凹形;葉片背面,細胞形狀不規(guī)則,含葉綠體較少,排列疏松,被稱為海綿組織,主要提供水分和營養(yǎng),保障光合作用順利進行。失水時,海綿組織易拉伸,葉背會保持微凸的狀態(tài)。所以,許多落葉會呈現(xiàn)出向內(nèi)卷曲的生理特性。
④當葉片飄離枝頭,在重力作用下墜落地面。有觀點認為,葉片的正面因密度大而更容易朝下著地,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研究表明,葉片的下落過程并非簡單的直線下落。因為葉片形狀并非完全對稱,加之空氣阻力差異、渦流和風等因素影響,葉片以翻滾和旋轉(zhuǎn)的復雜運動形態(tài)下落。雖然葉片存在內(nèi)部結構差異與外在形態(tài)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葉片的飄落狀態(tài),但旋轉(zhuǎn)動能和空氣阻力才是決定葉片在下降過程中朝向的主要因素。在靜態(tài)條件下(如無風環(huán)境),葉片也會不停旋轉(zhuǎn),但由于受到氣流的影響較小,落地時哪面朝上通常呈隨機分布狀態(tài),正面和背面朝上的比例接近相等。
⑤在特定環(huán)境中,落葉朝向會出現(xiàn)偏向性。風速較高時,例如公路上有車輛行駛或林間小路上有人活動時,會產(chǎn)生氣流,讓落地的葉片繼續(xù)移動甚至翻轉(zhuǎn)。相比而言,凹面朝下的葉片更穩(wěn)定,因為它消減了更多的空氣阻力,并且其形態(tài)使受力分布更均勻,不易被再次吹動或翻滾。最終,凹面朝下的狀態(tài)占據(jù)主導地位。
⑥由此可見,落葉朝向是植物生理特性與物理規(guī)律共同作用的結果。植物的落葉機制賦予葉片初始狀態(tài),而空氣動力學決定了葉片在空中的運動軌跡,環(huán)境條件則進一步?jīng)Q定了地面落葉的最終狀態(tài)。當你在林間漫步,不妨駐足觀察地上的落葉,它們無聲地講述著植物的生存智慧與空氣動力學的奧秘,也提醒我們,每一片落葉都有值得探究的科學問題。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為了向班內(nèi)同學說明落葉朝向的影響因素,小楊依據(jù)選文內(nèi)容設計了以下實驗:
落葉朝向演示實驗設計 |
實驗目的 |
探究落葉朝向的影響因素。 |
實驗準備 |
1.一片具有向內(nèi)卷曲特點的落葉。
2.長、寬、高均2米以上的透明塑料箱。
3.風扇。 |
實驗過程 |
(一)模擬無風環(huán)境飄落 |
(二)模擬有風環(huán)境飄落 |
1.將透明塑料箱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
1.將風扇放置在開闊場地的一端,調(diào)整風扇角度使其水平吹風。 |
2.實驗員手持落葉,使其從塑料箱口的中央位置飄落。 |
2.實驗員站在風扇的上風處,手持同一片落葉從約2米的高處釋放。 |
3.觀察樹葉飄落時的狀態(tài)、軌跡和落地時的朝向,記錄結果。 |
4.重復此過程數(shù)十次,統(tǒng)計凸面朝上和凹面朝上的次數(shù)。 |
結果預期 |
凸面和凹面朝上的次數(shù)相等。 |
凹面朝下的狀態(tài)占據(jù)主導地位。 |
(1) |
受氣流的影響較小,落葉飄落時因其自身形狀的不對稱以及空氣阻力差異的因素而自然旋轉(zhuǎn)。 |
(2) |
實驗結論 |
落葉朝向是植物生理特性與物理規(guī)律共同作用的結果。 |
10.請在實驗設計的空缺處填上恰當?shù)膬?nèi)容。(4分)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11.選用“長、寬、高均2米以上的透明塑料箱”的目的,
不包括( )(3分)
A.利于模擬無風的飄落環(huán)境。
B.防止落葉發(fā)生過多的自然旋轉(zhuǎn)。
C.避免落葉在飄落時撞擊到箱壁。
D.便于觀察飄落過程和記錄結果。
12.“結果預期”中劃線句的表述存在問題,請你修改并說明理由。(3分)
13.小浦認為:實驗前,應先以圖示的形式向同學們介紹落葉向內(nèi)卷曲的生理特性。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請闡述理由。(5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15分)
當植物受傷時
①整理文件時,手上被 A4 紙劃了一個口子;不慎摔一跤,膝蓋被地面磕出傷口……沒關系,只要消消毒,沒幾天就結痂、愈合了。很多動物受點小傷,會舔舔傷口,曬曬太陽,過不了幾天又生龍活虎。大家有沒有想過,動物可以如此,植物受傷又該怎么辦呢?
②說到受傷,我們的第一反應是“痛”,但植物作為一種擁有纖維素細胞壁的多細胞真核生物,并不像動物那般擁有專門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不會像人或很多動物那樣“疼痛”。神奇的是,它們?nèi)匀荒?ldquo;知道”自己哪兒受了傷,并采取應對措施。
③當受到傷害時,植物會啟動自身的防御機制。釋放電信號、化學信號是植物受傷時最先作出的反應,比如很多植物葉片被人為采摘或者動物啃食而受傷時,受損部分會釋放谷氨酸,這種物質(zhì)會讓植物受傷處產(chǎn)生鈣信號,并在短時間內(nèi)傳遞到植株全身。隨后植株便在體內(nèi)開啟防御機制,提醒植株的其他部位有危險降臨,要做出防衛(wèi)。而它們的防衛(wèi)手段通常是釋放防御激素,如受傷的植物會釋放一些吸引寄生蜂的臭味激素,這些寄生蜂會吃掉攻擊植物的昆蟲,或者觸發(fā)釋放味道難聞的化學物質(zhì),使得昆蟲對它們失去胃口,以此來保護自己。
④植物受到傷害時,還能發(fā)出人類聽不到的聲音??茖W家做過大量實驗,番茄擠榨和煙草莖切斷后,這些植物其實能夠發(fā)出超聲波。據(jù)統(tǒng)計,當番茄被擠榨的時候,在1小時內(nèi)發(fā)出了25種超聲波,煙草莖被切斷后則發(fā)出了15種超聲波,而沒有被切割和擠榨的植物,只是偶爾發(fā)出超聲波,平均每小時測不到一次??梢姡参飳€是有反應的,只是我們平時很難感知到。當一棵植物被害蟲啃食而受傷發(fā)出超聲波時,還能夠提醒周邊植物,使其提前部署防御機制,從而顯著提升植物社群的整體防護力。
⑤由此看來,______植物沒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______它們擁有復雜而獨特的感知與反應機制,______會感知到自己受的傷害并做出反應。
⑥面對傷害,植物該怎么“療傷”呢?事實上,植物還有一套高效的修復機制。植物受傷后會分泌植保素,植保素是一類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它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和繁殖,起到防御病害的作用。例如,豆科植物在受到真菌感染后,會分泌大豆植保素,對真菌的生長產(chǎn)生抑制作用。植物還會通過分泌一些物質(zhì)來封閉傷口。比如松樹受到傷害后,傷口處就會分泌出松脂保護傷口。此外,植物受傷后,傷口附近具有分生能力的細胞會被激活,這些細胞能夠進行有絲分裂,產(chǎn)生新的細胞來填補受損的部分。如樹木的樹干受傷后,形成層細胞會加速分裂,產(chǎn)生新的木質(zhì)部和韌皮部細胞,使樹干的結構逐漸恢復。有一些草本植物,根尖和莖尖的分生組織細胞也可以參與受傷組織的修復,它們就像“修復小能手”,用細胞再生的方式確保植物傷口修復,直至“痊愈”后繼續(xù)生長。
⑦正是依靠著這些獨特的生物學機制,植物在遇到各類傷害后能夠迅速修復傷口,從而在環(huán)境壓力和外界威脅下繼續(xù)生存下去。
⑧植物傷口的愈合有利于植物本身,而研究植物傷口的愈合機制,人類也能從中受益,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存策略,也為農(nóng)業(yè)等諸多領域帶來廣泛的應用價值。
11. 第⑤段橫線處應填的關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莀_____(2分)
A. 因為 但是 所以
B.雖然 但是 所以
C.雖然 只有 才
D.因為 只要 就
12. 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完成下面的填空。(5分)
13. 對第④段畫線內(nèi)容的作用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莀_____(3分)
A.主要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說明植物受到傷害時能發(fā)出人類聽不到的聲音。
B.主要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番茄被擠榨的時候發(fā)出的超聲波比煙草莖被切斷后發(fā)出的超聲波種類更多。
C.主要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說明番茄被擠榨和煙草莖被切斷后能夠發(fā)出超聲波。
D.主要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植物對傷害是有反應的,且能發(fā)出更多人類聽不到的聲音。
14. 下面這段文字應該放在第⑦段和第⑧段之間,請說明理由。(5分)
人類研究植物傷口的愈合,有什么意義呢?其實,植物受到傷害后,不僅可以進行自我修復,有的還能再生。人們將植物再生現(xiàn)象運用到農(nóng)業(yè)技術中,如扦插、嫁接等,這些技術可以在保持優(yōu)良品質(zhì)的同時加速植物的繁殖。此外,園藝工人在修剪時,如果能科學合理地利用植物的傷口愈合機制,可以有效降低修剪帶來的病害感染風險,幫助植物快速恢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