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25屆初三語文一模匯總:記敘文一(含答案)
日期:2025-01-14 08:36 點擊:
2025屆初三語文一模記敘文匯編(一)
(一) 閱讀下文, 完成14-17題(21分)
盛滿童年的“黃土碗”
①老家后面有個黃土坑,這個大坑有十幾米深,四面緩緩地伸向底部。我站在屋頂上遠遠望去,黃土坑就像是一只埋在地里、碗口朝上的大土碗。有時,我躺在“碗底兒”向上看,能看見鳥兒在蜿蜒流淌的星河中劃過:有時,我站在“碗沿兒”向下眺,伙伴們招呼我去欣欣向榮的草木中撲螞蚱。我的整個童年幾乎都盛在這個“黃土碗”里。
②只要到暑假,大碗里就自發(fā)集結起幾個個子大小不一但都灰頭土臉的戰(zhàn)士,不用問,那肯定是我和我的表兄弟幾人又在扮演打怪獸拯救世界的劇情。我們要在特定時間內(nèi)找到順手的武器,好在大碗里參差長著幾棵老樹,掉落的樹杈有的像弓箭,有的像把寶劍,甚至還有的像一柄紅纓槍。而我們口中的“怪獸”可能是一棵怪異的樹、一只飛過的小鳥,或者樹干上爬行的蜘蛛……不管是什么,我們都揮舞著撿來的樹杈大喊大叫著,大有千軍萬馬的氣勢。
③如果無人打擾,我們可以一直沉浸在游戲里,除非聽見一個聲音:“崽們,回來吃飯啦!”是奶奶的聲音。只這一聲,方才雄獅般的小戰(zhàn)士們便丟盔卸甲,飛也似的朝飯桌奔去,因為我們知道飯桌上有一道比玩游戲更吸引人的美食——炸知了猴。
④這是我兒時記憶中最美味的食物。那時市面上沒有賣知了猴的,要想捉到它,還得回到黃土碗。夜幕降臨的時候,大伯就會招呼我們幾個帶上手電筒,每人揣上一個扎了小孔的塑料瓶,朝大碗出發(fā)。碗里手電筒的燈光星星點點匯成一片,幾乎全村子的人都來抓知了猴了。知了猴一般隱藏在灰褐色的樹皮上,或是一些枝莖比較粗的雜草上。找到它們時,需要小心翼翼地摘下來,然后塞進瓶子里,緊接著聚精會神地尋覓下一個,好像這世界上只剩下我和等著被我捉到的知了猴了。
⑤農(nóng)村的任何天然美味,制作手法都是簡單質樸的。比如抓來的知了猴,只需要用清水洗一下,冷油下鍋炸至金黃,吃時撒點鹽即可。我端著碗蹲在房頂上邊吃著炸知了猴,邊望著滿載而歸的人們沿著碗沿兒走進村中,好像黃土碗天生五谷,讓大家享用不盡一樣。
⑥因為家家戶戶蓋房子的土都是取自這只黃土碗,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個大碗。于是,村里人說這個黃土碗是個聚寶盆,奶奶則常說這個大碗就是個寶。那時我年紀小,并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只簡單理解成那里肯定埋藏著許多寶貝。想到這兒,我和小伙伴們立即部署在碗內(nèi)四周,可找了整整一天,什么也沒有發(fā)現(xiàn)。就在我們聚在一起商討對策時,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腳下的一株草比較特別:大葉,紅果,徑自傲立在草叢中。我們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喊:“人參!”
⑦于是我們撅著屁股,扒開雜草,拿著小鏟子學著電視上挖人參的動作,一點點掘土,然后小心翼翼地挖著。“人參”的身體慢慢露出來了,接著是根,我們都屏住了呼吸,生怕它一溜煙的在我們眼皮子底下溜走。就在最后一點根須被挖出來之后,我們歡天喜地地跑去找奶奶,大喊著:“奶奶,我們找到寶啦!我們找到寶啦!”
⑧“這是什么寶??!”等奶奶看清楚后,笑彎了腰,說道,“這是野山姜??!”
⑨我想不明白這“聚寶盆”到底藏了什么寶。直到有一年,家鄉(xiāng)發(fā)大水,由于黃土碗地勢較低,將村子里的大部分水引了過去,使得村里大部分的牲畜和房屋幸免于難。從那以后,原本是大土坑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個小湖,至此,我才明白了奶奶為何說黃土碗是個寶。
⑩“奶奶,黃土碗還會回來嗎? ”我有些難過地問奶奶。
?“崽,黃土碗一直都在啊。”奶奶摸了摸我的頭,說:“不信你去瞧瞧。”
?我走到原來的碗沿兒,除了水什么也看不見。正在傷神的時候,兩條小魚浮上水面換了口氣,然后倏地一下隱沒到水中,水面泛起了層層漣漪。
?我心中大喜,原來這只黃土碗一直都在,它只是盛滿了水,換了一種方式孕育生命,并用一股股清泉慰藉著在這里長大的孩子。
(有刪改)
14. 盛滿童年的“黃土碗”里主要發(fā)生了三件趣事:(4分)
(1) 玩打怪獸的游戲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⑥段畫線句是否可以刪去? 請說明理由。(5分)
16.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4分)
A. “黃土碗”作為故鄉(xiāng)的象征物,關于它的回憶都寄予著兒時的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之情。
B. 文章語言質樸自然,充滿了生活氣息,真實地再現(xiàn)了鄉(xiāng)村生活場景,使讀者倍感親切。
C. 文章根據(jù)黃土坑的變化安排材料,條理清晰地展現(xiàn)出作者對它的情感和認識逐層深入。
D. 文章標題中的“盛滿”一詞強調了黃土坑見證作者童年時期的樂事之多和情感之豐富。
17. 請從組材與立意的角度,簡析本文在構思上的巧妙之處。(8分)
答案:
14.抓知了猴;尋寶/挖人參
15.否。這句話運用插敘,交代了黃土碗成形的原因,表明黃土碗對村民的重要性,引出村民說黃土碗是個聚寶盆的原因。
16. A
17.答案示例:作者略寫了黃土碗的來歷和他人對黃土坑的評價,重點敘寫他親身經(jīng)歷的與黃土碗相關的事件;幾個事件的先后排序由淺入深地寫出黃土坑是個“寶”的含義;以黃土坑為線索組織材料,作者的體驗越來越豐富,情感越來越深厚,表達了對黃土坑及故鄉(xiāng)風物的感恩與眷戀之情。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15 — 18題(20分)
皺皮蘋果
①從郊區(qū)書房回到城里的家,總會遭逢一大摞待拆看的信件,我的習慣是先看熟悉者的,對于那些寄件方不熟悉的,一般是先拆看外表堂皇的,這是否有些個“嫌貧愛富”?
②但“金玉其外”的誘惑,恐怕是很多人都難以拒絕的,盡管往往會發(fā)現(xiàn)“敗絮其中”,也只好嘆息一聲了之。有的來信,信封寒酸,字跡幼稚,右下角的地址是某鎮(zhèn)某村,由作協(xié)或編輯部貼條轉來,根據(jù)近年來的經(jīng)驗,這樣的信函,很少是讀我新作品后告知感想的讀者來信,多半是附上他寫的并不成熟的習作,希望我能往報刊推薦的。
③回到城里,大體瀏覽一下積存的信件后,我多半會下樓,到附近綠地遛遍。那天到票友
①聚集的廊亭,聽他們輪番演唱,幾位經(jīng)常炫技的票友,已成為我們那一帶的明星,我一見他們那堂皇的架勢,就總要坐到廊欄上洗耳恭聽,無論是裘派黑頭
②,還是程派青衣,聽著那些唱段,真覺得滿耳落花,滿心沁芳。
④不僅那些名票臉熟,就連總去旁聽的,也有若干熟臉。有位年紀估計跟我相仿的,個頭矮小,其貌不揚,他欣賞時,總輕閉雙眼,一只手還隨那聲腔在膝上輕扣,他那滿臉的皺紋也微微抖動,令我覺得非?;?br />
⑤那天傍晚通彎回家,飯后想吃水果,去陽臺取。我家的水果一般都放在陽臺的一個大紙匣里,彎腰一看,所儲水果不多了,我發(fā)現(xiàn)角落里,有只不大的蘋果,顯然是很久以前買來后一直忘了吃的,趕忙取出來,放在手心里一看,它那表皮已經(jīng)干燥得起皺了。
⑥想起多年前讀過的一首詩,忘了是國人寫的還是翻譯過來的,里頭有幾句是以蘋果的 名義請求:“削我皮,或者用牙啃/之前,能否仔細欣賞一下/我表皮的美麗。”
⑦蘋果,以及其他水果,確實有權利這樣地要求人類。實際上我是一貫比較注意水果外表的,而且經(jīng)常“以貌取果”,也懂得把比如說蘋果的外皮當做專門的審美對象。
⑧我曾很小心地將一只大蘋果那華麗的外衣削成連續(xù)不斷的螺絲轉,然后將它巧妙地擱放到桌子上,令它望去仍是一只完整的大蘋果。
⑨我仔細端詳那只皺皮蘋果:它在被迪忘的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不讓自己沾染霉菌,堅決地不腐爛,因此雖然它的表皮因脫水而發(fā)皺,卻身無黑斑,并且讓那紅暈依然具有誘惑力,還散發(fā)出一種略帶酒味的甜香。
⑩我把皺皮削掉,那蘋果露出的果肉居然鮮若處子,先嘗一口,異常香甜!吃完它,還回味了許久。
?我忽然非常感動。它是怎樣度過那些寂寞的日子,如何潔身自好、保存實力,甚至還利用那被冷落的時間,盡量把自己的糖分保持住的?
?第二天,我又下樓遛彎,又去聽那些票友演唱。那位我覺得頗為滑稻的聽眾,又在那里閉眼擊節(jié)。待那邊一曲唱完,我就跟他說,您何不來上一段? 他臉倏地紅了,像一只皺皮蘋果。
?接著也有其他人注意到了他,跟著勸,或者竟是跟著起哄,后來連操琴的也問,他究競想露哪段? 他呢,站起來,走到人群當中,說了聲“讓徐州”,清清嗓子,跟拉琴的對了對弦,然后在琴師配合下,居然唱起了言派腔,宛轉優(yōu)雅,吐字如珠。
?那一刻,我覺得他仿佛就是那只削掉皺皮的蘋果,因為在落寞中久久地自愛,保存住了一腔鮮活,一旦得以施展,則散發(fā)出沁脾的香甜。一曲終了, 掌聲不止。
?我想到了那些信件,我承認,因為對積存的信件里那些“皺皮”的一貫輕視,有的啟封后潦草一瞥,就馬上當作廢物丟棄。
?現(xiàn)在,我提醒自己,也許,那會是一只“皺皮蘋果”,雖然其貌不揚,但表皮里面,卻會有鮮活的甜汁,我必須慎重對待,不得輕率處置。盡管到目前為止,還沒發(fā)現(xiàn)好比能唱言派“讓徐州”的高手能人,但殷殷期待之心,確是有了。
?又想到,悠悠人生,誰能永居中心? 誰能永遠有搶眼而馬上被選取、光艷顯示的機會?我自己,也頗像滑落到果匣角落的一只蘋果,我能否努力避免感染霉菌,在潔身自好中,任憑表皮起皺,而內(nèi)里仍默默地保持、積蓄著能貢獻于他人、社會的精華呢?
【注釋】①票友:業(yè)余的戲曲演員。②裘派黑頭:裘派,是京劇流派。黑頭,是指京劇中的花臉。后文中的“程派”“言派”都是京劇流派。
15.文中作者將唱“讓徐州”的聽眾和自己收到的一些信件都比作表皮脫水、果肉鮮美的“皺皮蘋果”,其原因是:(6分)
唱“讓徐州”的聽眾 (1) , (2) ;
那些信件信封寒酸且字跡幼稚, (3) 。
16.請分析第④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5分)
17.文中作者對人、物的態(tài)度前后發(fā)生了改變,下列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nbsp; ( 4 分 )
A.作者對一些信件的態(tài)度發(fā)生改變,是因為唱“讓徐州”的聽眾的表現(xiàn)讓他受了觸動。
B.作者之所以提醒自己要慎重對待其貌不揚的信件,是因為信中的內(nèi)容感動了他。
C.對唱“讓徐州”的聽眾,作者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從討厭到欣賞的過程。
D.作者之所以對唱“讓徐州”的聽眾改變了態(tài)度,是固為沒有發(fā)現(xiàn)比他唱街好的高手。
18.文章結尾段能否改成下面的表述?請說說理由。(6分)
又想到我自己,我也頗像滑落到果匣角落的一只蘋果,我能努力避免感染霉菌,在潔身自好中,任憑表皮起皺,而內(nèi)里仍默默地保持、積蓄著能貢獻于他人、社會的精華。
答案:
15. 唱“讓徐州”的聽眾:(1) 其貌不揚,在人群中不顯眼;(2) 有才華,能唱出宛轉優(yōu)雅的言派腔如同皺皮蘋果外表平凡但內(nèi)在鮮美。那些信件:雖然外表寒酸,但可能蘊含著有價值的內(nèi)容。
16. 運用外貌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聽眾欣賞戲曲時的專注模樣,突出其對戲曲的熱愛,為下文他展現(xiàn)出色唱功做鋪墊,同時與前文他其貌不揚的形象形成反差。
17. A
18. 不能改。原文結尾段以反問句形式,強調“我”對自身能否像皺皮蘋果一樣保持內(nèi)在精華的思考,引發(fā)讀者更深層次的反思,語氣強烈,更具感染力和啟發(fā)性;改后的句子是陳述句,語氣平淡,削弱了這種表達效果。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14-17題(18分)
賒
①雞崽兒
① “賣小雞嘞——,賣雞崽兒——”。在我小時候,每到小麥拔節(jié)的時候,村中就會響 起這響亮的吆喝聲,傳得街坊四鄰都聽得見。
②那年月,大伙兒在生產(chǎn)隊掙工分沒幾個閑錢,想買雞崽兒只好賒,等秋后雞下了蛋再還賬。賣雞崽兒的老關跟周圍村的人很熟,也樂意賒。
③那年四月,媽又聽到老關的吆喝聲,于是撂下手里活計,隔著秫秸柵欄,招呼東院的劉嬸:“快去賒雞崽兒。”看老太太小媳婦們說笑著圍攏來,樹蔭下的老關才把蒙在雞籠上的薄棉被揭開。一籠黃絨球般、嘰嘰喳喳歡叫的小雞崽兒,立時撞進人們的眼簾。
④老關按每個人所指,用粗糙的大手把雞崽兒從籠里撈出,放在地上葦編笆籮里供大伙兒挑選。對討價還價的,老關只一句話:“多好的雞崽兒呀,快挑吧,手慢就買不到了。”接著吆喝一嗓子:“賣小雞嘞——,賣雞崽兒。”
⑤ 媽幫東院的劉嬸挑好看中的雞崽兒,打聽好包活多少只,眼瞅老關記好賬,卻見劉嬸沒帶家什,忙催我勻她個葦編笆籮。后來我家盛雞崽兒的家什不夠用,媽干脆撩起衣襟,把用笆籮裝后剩下的雞崽兒寶貝疙瘩似的 一兜,美顛顛地回了家。半道兒上,我問媽:“秋后大伙兒不給他錢咋辦?” 媽說:“ 【甲】 "
⑥ 賣完雞患兒的老關,臨走像同村里人告別似的扯嗓子吆喝:“賣小雞嘞——,賣雞崽兒——”。漸漸遠去的吆喝聲里透著股子喜慶。
⑦ 媽把賒來的雞患兒,放進兩個舊紙箱里,上面蒙件破央襖,擱在不涼不熱的炕頭上。每到晌午太陽足時,她便在院子里鋪塊塑料布,用淺瓷碟子盛上水,然后把自個兒舍不得吃的、用溫水浸泡好的金黃小米,點撒在塑料布上。雞崽兒見到陽光先是愣怔一會兒,然后便扇動翅膀“嘰嘰”歡叫著四下覓食。媽和劉嬸喂養(yǎng)得足夠精心了,可還是各死了六七只雞崽兒。為此,劉嬸掉淚,媽也牙疼了好幾天。
⑧秋天,母雞下蛋了,也沒見老關來收錢,聽說他媽得大病了。媽和劉嬸正要攛報大伙兒把錢給老關送去,他卻來了,胳膊上多了個黑孝箍兒。見老關進門,媽吩咐我拿煙倒水,她顛顛端來剛下樹的細皮酸梨。
⑨ 老關剛掏出賬本準備對賬,劉嬸就和村里的三奶奶四大媽們帶錢趕來了。瞅著一家一 家按約定如數(shù)交上的賒欠款,老關一下子皺起眉。媽擔心地問:“咋,不舒服?”老關點點頭。大伙兒慌了神,有人拔腿就要喊村里的赤腳醫(yī)生。老關晃晃手:“你們?nèi)珨?shù)給的欠款讓我心里不舒服。我家也養(yǎng)雞崽兒,每年都有損耗,沒有一個保一個全活的。”
⑩旁邊的我正要報出我家死的雞崽兒數(shù),被媽用手捅了一下。媽說:“你說得在理,不過我們死的那幾只雞崽兒是被貓叼狗啃了,怨不上你。”老關吧嗒幾口旱煙,揚起臉:“大伙兒心疼我,這好意我領了。這么著,我每家少收兩只雞崽兒錢,算是我的一點兒心意。” 說著,老關就給大伙兒數(shù)錢。媽說:“這錢我不要,誰要你就退誰,我得給孩子們做飯去了。”聽我媽這么一說,一屋子人像躲燃著的炮仗般呼啦一下全走光了。
?晚上,媽掃炕焙被時,發(fā)現(xiàn)老關把退給大伙兒的雞崽兒錢放在炕席下了。
?四十多年過去了,我早已離開家鄉(xiāng),但每當念及鄉(xiāng)情,耳邊總會響起“賣小雞嘞——賣雞崽兒——”的吆喝聲。 (有刪改)
【注釋】①賒:賒欠。指買賣貨物時買方延期交款,賣方延期收款。
9.

閱讀文章第⑧-?段,概括這部分內(nèi)容中出現(xiàn)的幾個意外。(5分)
10.在文章第⑧-?段中,作者為什么多次設置意外?(4分)
11.以下哪句更適合放入文章第⑤段【甲】處?請說明理由。(4分)
A句:咱現(xiàn)在沒錢,人家好心賒咱,秋后再昧心賴賬,那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B句:我們現(xiàn)在沒錢,人家好心賒給我們,秋后再不守信用,那會被人批評的!
12.分析文章第⑤⑩?段畫波浪線語句的作用。(5分)
答案:
14.(5分)(1)媽和劉嬸想要攛掇大伙兒給老關送錢(2)大家按約定如數(shù)交上賒欠款(3)媽卻編了理由說假話(4)一屋子人卻全走光了(5)媽晚上卻發(fā)現(xiàn)老關把錢放在了炕席下
15.(4分)這些意外使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富有趣味,能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從中表現(xiàn)了老關善良厚道、能體察人心的形象,以及村民們熱情淳樸、守信用、懂得感恩、樂于助人、尊重他人等可貴品質。
16.(4分)A句。A句中“咱”“昧心賴賬”“戳脊梁骨”帶有農(nóng)村方言的特點,符合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口語化的表達更符合媽農(nóng)婦的身份。“戳脊梁骨”常用來表達對不道德、不光彩的行為的譴責,比“批評”一詞分量重,更能體現(xiàn)包括媽在內(nèi)的村民們對信用的看重。
17.(5分)第⑤段和第⑩段畫線處分別寫了“我”對大伙兒不給錢的擔憂及打算告知老關自家的損失,這兩處表明“我”還意識不到村民們對信用的看重,也沒有想到在老關困難時犧牲自己來幫助他。第@段畫線處寫多年后“我’常常想起吆喝聲,暗示“我”已經(jīng)理解、認同并常常懷想這種守信、互助的精神。這三處語句反映了“我”從小到大思想認識的變化發(fā)展。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17題(19分)
銀色手表
王瑞琪
①“自己看看,都幾點了?”一件件校服在老李眼前閃過,老李將自己的手表亮到他們眼前。學生們魚貫而入。
②早讀鈴響了,接下來可不能再心軟,必須記下名宇了。
③一個學生從老李面前跑過。老李想叫住他,卻怎么也發(fā)不出聲音,只好追了上去,不料一腳踩空,落地時、手腕處的銀色手表砸在學校的大理石階梯上,表盤一下蔓延開幾條裂縫。老李趕緊檢查手表,可手指剛落下,表盤立刻碎了。他盯若著秒針,心里默數(shù)了好幾個數(shù),秒針仍紋絲不動。表壞了。
④老李睜開眼,鎖頭滲出微小的汗珠。他感覺自己的身子很重,費了半天勁才翻了個身。他反應過來,自己在天湖。退休后,老李愛上了看湖。距市區(qū)六十公里處有座竹溪山,駕車上山,一片藍汪汪的小湖躍入眼簾,便是天湖。天湖的水清澈湛藍,像寶石一般純凈透明。
⑤天湖對老李似有魔力。退休的這幾年,老李越來越頻繁地往天湖跑。小住幾日,再度回家,就像一輛舊車從4S店做了全套保養(yǎng)回來。
⑥咂摸著剛剛的夢,老李摸黑開了燈。銀色手表還靜靜地躺在床頭柜上,完好無損,表針指向一點零五分。微弱的“嘀嗒”聲傳入老李的耳朵里,那是時間流動的音節(jié)。這表跟了老李二十來年,算起來,也是個和他一樣的老人了。
⑦老李的睡眠質量一直不好。他在工作中從不出岔子,卻在夢里一次又一次犯錯——一睜開眼,頭頂?shù)牡跎群艉舻卮抵瓉硭言谥v臺上,第一排的學生笑嘻嘻地說,李老師,你又睡過頭了——他嚇出一身冷汗,從夢中驚醒。
⑧窗外夜色如水?;匚吨鴫衾锏木跋?,睡意早已離他遠去。他想,干脆出去轉轉。
⑨他仔細地戴上手表,披衣出門。月色茫茫,遠山都成了黑色輪廓,天湖也更加靜謚。坐在湖邊的石階上,老李仿佛能聽見山間草木生長,水中魚兒游動。他的思緒變得清澈通透,渾身都輕快了。這一刻,他只是一個失眠的老人。他大口地深呼吸,一種隱隱的幸福感從他的心底升騰起來。
⑩幾點了?老李沒帶手機,黑暗中,手表的銀針若隱若現(xiàn),他變換角度看了幾次,卻依然無法聚焦。老婆總說他,都退休了,整天看表,還怕時間跑了不成?他啞口無言。只是,手腕處一旦空空蕩蕩,他就覺得沒有安全感。在學校那會兒,他當過語文老師,當過班主任,當過副校長,無論當什么都被同事們戲稱“掐點王”,課堂、會議,他說了講十分鐘,就絕不會“拖堂”。
?即使在這樣的夜晚,老李依然希望掌握時間。
?順石階往上便是大路,路上均勻地分布者路燈,借著那微弱的光,老李或許能看清表針的位置。他想起身,不料重心不穩(wěn),膝益還未仲直就跌回了石階上。一剎那,他聽見冰冷的金屬聲——手表磕到石頭的聲音。這塊銀色手表是他獲評全市優(yōu)秀教師的獎勵。他還記得老校長將這塊表遞到他手里時,手表比想象中要沉一些。這表跟了他二十年,兢兢業(yè)業(yè),一直為他帶來準確的時間。他有了不好的預感,剛穩(wěn)住身子便趕緊查看手表,發(fā)現(xiàn)表盤上蔓延開的幾條裂縫和夢中的裂縫幾乎一樣。他難以接受,開始用手摸起表盤,仿佛這樣就能抹平那幾道裂痕。這時他發(fā)現(xiàn),表的秒針紋絲不動。表壞了。
13原來這塊銀色手表也有一天要“退休”。想到這,他的心酸了一下。但隨后,他感受到了更為徹底的釋然,好像有什么堅固的東西正在慢慢融化,他的心忽然變得柔軟。
14次日,暖洋洋的日光在老李的臉上游移。幾點了?望著落地窗外湛藍的天湖,老李打了一個綿長的哈欠。
?管他幾點呢。(有刪改)
15.梳理小說情節(jié),完成下面小題。(9分)
(1)根據(jù)表格提示,梳理與老李相關的情節(jié)。(4分)
|
時間 |
情節(jié) |
夢境 |
/ |
² 督促學生抓緊時間進校早讀,不小心摔壞了手表。
² ① |
現(xiàn)實 |
退休前 |
² ②
² 獲評全市優(yōu)秀教師,得到銀色手表作為獎勵。 |
退休后 |
² 經(jīng)常到天湖修養(yǎng)幾日后再回家。
² 被老婆質疑為何總是看表。
² 這天夜晚,在天湖不慎摔壞手表,卻感到釋然。 |
(2)分析小說兩次寫到夢境的作用。(5分)
16.以下對老李心理揣摩不準確的一項是( )。(4分)
A.第④段中“額頭滲出微小的汗珠”體現(xiàn)老李內(nèi)心的焦慮和緊張,他對夢中發(fā)生的事情感到不安。
B.第⑤段中“就像一輛舊車從4S店做了全套保養(yǎng)回來”體現(xiàn)老李的愉悅和寧靜,他在天湖獲得精神上的放松。
C.第⑨段中“一種隱隱的幸福感從他的心底升騰起來”體現(xiàn)了老李的寧靜與喜悅,他為終于擺脫惡夢感到慶幸。
D.第?段中“管他幾點呢”體現(xiàn)了老李從時刻嚴格把控時間轉變?yōu)閷r間釋然和放松的心態(tài)與變化。
17.分析標題“銀色手表”的象征意義。(6分)
【答案】
15.(1)①發(fā)現(xiàn)自己醒在講臺上,學生笑話自己遲到;多次在夢中因時間問題犯錯(或“多次夢到在工作中出現(xiàn)與時間相關的失誤”)②無論什么崗位都守時,被同事們成為“掐點王”
(2)①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第一次夢境中手表摔壞為后文現(xiàn)實中手表摔壞埋下伏筆,使情節(jié)發(fā)展更自然;
②表現(xiàn)老李對時間的重視和在工作中的嚴謹,在夢中因手表摔壞而焦急,體現(xiàn)他在工作中不允許自己出錯;③通過夢境與現(xiàn)實的對比,突出老李退休后心態(tài)的變化,從對時間的嚴格把控到最后對時間的釋然;
④增強故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使讀者更能感同身受老李的經(jīng)歷和內(nèi)心世界。
16.C
17.①銀色手表象征著老李的職業(yè)生涯,它陪伴老李多年,見證了他在職場上的奮斗與成就(從獲評優(yōu)秀教師到擔任各種職務);②象征著老李對時間的重視和對工作、生活的嚴謹態(tài)度,他時刻戴著手表,在工作中精準把控時間;③也象征著老李內(nèi)心的秩序和安全感,手表在身邊讓他感到踏實;④手表的損壞和退休,暗示著老李人生階段的轉變,以及他從過去的緊張忙碌、嚴格遵循時間規(guī)律到退休后逐漸釋然、放松心態(tài)的變化過程。
【五】讓我流淚的香橡皮
①初二開學那天,和我同村的翠蘭成了我同桌。翠蘭在她出生不到一個月時,母親忙于麥收被暴雨淋濕,從此落下了病,常年藥不離口;在她考上初中入學的第三天,父親去集上給她買自行車,回來的路上,剛買的自行車車閘失靈,父親跌入深壕摔斷了大胯和腿骨,一年后還離不開雙拐。這樣一折騰. 她家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校園里,沒有哪個女孩子比她穿戴得更寒酸。學習中她也最節(jié)省,買個練習本總先用鉛筆正反面寫,再用鋼筆覆蓋一遍,她甚至撿一些瓶塞、管頭等橡膠制品代替橡皮來用。
②那天,我買了兩塊包裝精美的香橡皮,準備送給翠蘭一塊。午休,我樂呵呵地跑進教室,正好只有她一人在。我拿出橡皮,說:“送給你的。”她抬頭看了看我,猶猶豫豫地拿起橡皮:“你干嘛買這么貴的橡皮?我才不要呢。”我怕傷了她的自尊心,就說:“我去買橡皮,一看挺好的,就給你捎了一塊。”“這樣說我就收下,”她下意識地攤平了手,“多少錢一塊?”“我就不能送給你一塊小小的橡皮嗎?”我一聽她問價格,心里猛然涌起一種說不上來的滋味,提高了嗓門說。她也提高了嗓門說:“我知道我家窮,可我憑什么要你的東西!我用不著別人可憐我……”
③就在這時,幾個同學說笑著走進教室,我不便再和她理論,就順手拿起她的那本書蓋在橡皮上面。她神情復雜地凝視我一陣,便趴在桌上不動了。
④下午全體同學到操場上清除雜草,翠蘭離開座位前,用書把那塊橡皮推到了我的桌上。我裝作沒看見,與同學一起走出了教室。
⑤就在操場上的雜草清除得差不多時,有同學發(fā)現(xiàn)翠蘭手上有血,老師就叫她去清理一下傷口,先回班待著。十分鐘后,我先同學一步回教室,看到她的手已止血,就沒再說什么。這時,翠蘭忽然問我:“記得那塊橡皮嗎?你沒收起來,怎么不見了?”我以為她改變了先前的主意,又樂意收下那塊橡皮了,才和我這樣幽默一下,但看她那嚴肅認真相,我才意識到橡皮真的不見了。可我一時又找不出原因,就暫且找緣由安慰她說:“或許哪個同學拿去看了……”
⑥放學路上,我一遍遍尋思:這件奇怪的事還沒有結束,明天翠蘭還會提起。她的心夠苦了,不能再讓她遭受這不白之冤。思來想去,我急中生智,跑到商店再買一塊同樣的橡皮,就說我昨天順手放到兜里了……
⑦第二天上學路上我追上翠蘭,沒等她發(fā)話,我就哈哈笑著從口袋里掏出兩塊一模一樣的橡皮,裝成自怨自艾的樣子:“哎呀,我真糊涂。回家一摸口袋,兩塊都在里面……”“你胡說!”翠蘭停下自行車,一邊掏書包一邊幽幽地說,“那塊橡皮在我包里呢。是我不留神把它夾在書里面的,回家一掏書,就掉在地上……你說實話,是不是跑到商店里又買了一塊?”我只好不打自招:“昨天,我也弄不清橡皮是怎么不見的,怕你惦記,就……”“別說了,”翠蘭半嗔半怨地笑起來,“其實這事兒全怪我,我太執(zhí)拗、太不近人情了,才惹出這樣的誤會。讓你受委屈了,請你原諒。”
⑧我嘿嘿地笑了,笑著笑著眼睛就開始發(fā)澀、發(fā)熱……而讓我真正不能自禁流下淚來,是在兩天之后的物理課上。
⑨那天上物理課,趙老師手里拿著一塊橡皮,竟向我走來,邊走邊說:“前天我為了做浮力實驗,拿走了你的橡皮……沒耽誤你用吧? ”
⑩趙老師回到講臺,目瞪口呆的我,也重重地坐下了。我想,我肯定是流淚了,不然,翠蘭怎么一邊奪我手里的橡皮一邊這樣說:“兩塊橡皮我都要,四塊橡皮我都要……別哭了,好嗎?”說著說著,她竟也淚流滿面。
17.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3分)
18.第⑧段畫線句“我嘿嘿地笑”是因為(1) ;
“眼睛開始發(fā)澀發(fā)熱”是因為(2) 。
而物理課上“我”和翠蘭都流淚了,則是因為 (3) 。(6分)
19.下列對本文主旨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3分)
A.告訴我們善意的謊言是情感的潤滑劑。B.贊美了學生時代純真可貴的美好友情。
C.告訴我們要珍惜他人給予的真誠幫助。D.贊美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理解與關愛。
參考答案:
16.(1)翠蘭拒收香橡皮
(2)我和翠蘭爭相解釋橡皮在自己這里
(3)橡皮失蹤事件真相大白
17.交代翠蘭的身世背景和家庭背景,點明翠蘭的家境貧寒的原因,寫出了翠蘭的勤儉,為下文"我"好心為她買橡皮做鋪墊。
18.(1)為翠蘭主動向我道歉并接受橡皮而感到高興
(2)自己的良苦用心終于被翠蘭理解,
(3)我與翠蘭之間互相為對方著想而感動
1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