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02 08:19 點擊:
大明感嘆道:“我聽過許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自己的生活。”請你寫一篇文章,對大明說說你的感受與認識。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大明感嘆道:“我聽過許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自己的生活。”這不禁讓我反思道理與生活的關系。
道理是長輩們根據(jù)他們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的理論,抑或是先賢們所得出的理論,但道理只代表他人的經(jīng)驗,并不絕對是正確的,而生活則是通過我們一點點探索、嘗試所走出來的一條獨屬于自己的路,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開出的獨一無二的花。
道理之所以為道理,正因為他有作為理論的特性,即無論其正確與否,如果我們不將其踐行于我們的生活中,則它將永遠作為一個我們曾經(jīng)聽過的理論,對我們的生活毫無益處。因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我們聽到或看到一個道理覺得很好,不要只是將它收藏或記存自己的腦海中,應立即將它踐行于自己的生活當中,正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道理,只有當我們親身實踐,才能切身感受到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讓一個道理真正有益于日常的生活。
道理作為一個理論,有被證明為錯誤的可能性,因此面對一個道理,我們應首先思考其可行性。正如潘展樂在采訪中提到的“好的框框,我會跳進去,不好的框,打破它”,對待道理也是一樣。面對一個有效,對我們人生有益的正確的理論,我們應該毫不猶豫的立刻去踐行它,但面對一個無效且可能為錯誤的理論,即使他被視作權威的人提出,我們也不應盲從,而應勇敢的去否定、并且不去實施。
誠然,道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過好自己的生活,但自己的生活終究要由自己去創(chuàng)造.正如木心在《素履以往》中提及:“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我們各自賦予意義”,面對自己的生活,我們應有自己清晰的目標,道理可以從旁協(xié)助我們,但絕不能框住我們。正如馮驥才所言:“大風可以輕易吹起一張白紙,卻吹不走一只蝴蝶,因為生命的意義在于不順從。”我們都應在自己的生活中抑揚頓挫的畫上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沒有人能框定我的價值,因為我,要一直去創(chuàng)造價值。郭川毅然放棄高薪職業(yè),轉而投入帆船的事業(yè)中;《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毅然放棄安逸的生活,轉而追求自己所熱愛的繪畫;而弘一法師前半生用才華驚艷世人,后半生以苦修豐富靈魂,他們都未遵受生活中的那些常見道理,放棄世人所追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所喜愛的,但他們都可謂是過好了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我看來,生活既然以我為主體、就不應活在道理的束縛下,而應跟從內心,過好自己的生活。正如史鐵生所言“且視他人疑目加盞盞鬼火,大膽走你的夜路”。我們都應有勇氣去跟隨自己內心的選擇,去過好獨屬于自己的生活。
道理是生活中的參考坐標,多數(shù)情況下有助于我們過好生活,但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我們都應以心之所向創(chuàng)造獨屬于自己的坐標系,過好自己的生活,一如木心所言:“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進修學院,簡稱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來,秉承校訓,提供專業(yè)的高考高復、三校生高復、藝考生文化課等,學生遍及全市各區(qū),至今已幫助六萬多余名學子取得優(yōu)異成績,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級院校!20余年來思源已成為“中考教學研究中心”、“中學個性化學習教育基地”、“快速學習法”實驗學校。
400-678-9493 致遠交復徐匯三校生高復校區(qū)
(詳情請點擊) 徐匯區(qū)廣元西路12號(工商銀行隔壁)400-678-9493 致遠交復中高考學習中心
(詳情請點擊) 徐匯區(qū)華山路1988號匯銀大廈北樓619400-678-9493 思源教育龍漕路校區(qū)
(詳情請點擊) 徐匯區(qū)龍漕路223號思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