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精品人妻一二三区无码蜜臀,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亚洲,日韩无码高清一区二区,久久99国产精品手机毛片

網(wǎng)站地圖 | XML地圖 | 輔導(dǎo)專題 | 三校生高復(fù)

思源教育免費服務(wù)熱線

主頁 > 新聞 > 最新資訊 > 中學(xué)生輔導(dǎo) > 【初中語文】2023屆初三語文專題訓(xùn)練:古詩文對比閱讀(二)(含答案)

【初中語文】2023屆初三語文專題訓(xùn)練:古詩文對比閱讀(二)(含答案)

日期:2023-03-22 14:00 點擊:

2023屆初三語文專題匯編:古詩文閱讀(二)
 
圖片
 
(六)
 

【甲】岳陽樓記(節(jié)選)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醉翁亭記(節(jié)選)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丙】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釋]①雪宮:齊宣王玩樂的郊外別墅。②非其上:非難他們的君王(認為他們的君王不對)。③為民上:作為人民的統(tǒng)治者(君王)。

6.甲文作者           (人名)和乙文作者           (人名)都是           (朝代)人。(3分)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乙兩文中畫線句的意思。(6分)

(1)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2)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8.解釋丙文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人不        

9.以下對丙文畫線句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因為天下(歸順)而快樂,因為天下(不順)而憂愁,這樣不是王者,從來也不是。

B.把天下人的快樂當(dāng)快樂,把天下人的憂愁當(dāng)憂愁,這樣還不能稱王的,是沒有過的。

C.因為天下(歸順)而快樂,因為天下(不順)而憂愁,這樣還不能稱王,從來沒有。

D.把天下人的快樂當(dāng)快樂,把天下人的憂愁當(dāng)憂愁,但是這樣成為王者,是沒有過的。

10.以下對甲乙丙三文的理解和分析,最不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甲文運用了抒情和議論,抒發(fā)了作者遠大的胸襟和政治抱負,揭示了全文的中心。

B.乙文以禽鳥之樂襯游人之樂,又以游人之樂襯太守之樂,在議論中含蓄點出思想情感。

C.丙文中孟子強調(diào)君王只有把自己所好之“樂”,由己及民,國家才會得到安定穩(wěn)固。

D.在甲乙丙三篇選文中,都提到了“樂”字,可見歷代治國,百姓的憂樂都至關(guān)重要。

11.將丙文中孟子治國的思想與甲文中作者的政治抱負比較,其異同分別是:(1)              ;

(2)  (6分)

 

答案:

6.(3分,每空1分)范仲淹   歐陽修   北宋

7.(6分,每句3分)(1)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關(guān)鍵詞:“微”、“斯”、“誰與歸”)(2)賓客們懂得跟隨太守游山的快樂,卻不懂得太守是把眾人的快樂作為快樂。(關(guān)鍵詞:“從”“之樂其樂”)

8.(2分)得到  

9.(3分)B  

10.(4分))C

11.(6分,每空3分)(1)相同點是:兩者都非常重視百姓的憂樂;(2)不同點是:甲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比丙文“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比同樂同憂更有擔(dān)當(dāng)。

參考譯文:齊宣王在別墅雪宮里接見孟子。齊宣王說:“賢人也有在這樣的別墅里居住游玩的快樂嗎?”孟子回答說:“有。人們要是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埋怨他們的國君。得不到這種快樂就埋怨國君是不對的;可是作為人民的領(lǐng)導(dǎo)人而不與民同樂也是不對的。國君以人民的快樂為快樂,人民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快樂。國君以人民的憂愁為憂愁,人民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憂愁。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為憂愁,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是沒有過的。

 

圖片
 
(七)
 

【甲】游山西村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乙】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戶,欣然起。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丙】晚游六橋待月記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石簣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fēng),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節(jié)選自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釋]①六橋在西湖蘇堤上。②嵐山中霧氣。③勒,這里是推遲花期的意思。④午、未、申三時約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⑤夕舂chōng):指落日。

5.【甲】【乙】兩部作品的作者依次分別為         、         2分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月色                  (2)欣然起        

7.對【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span>    。3分

A.我當(dāng)時對桃花感到好奇,竟然舍不得去了。

B.我當(dāng)時對桃花感到好奇,竟然舍不得離開。 

C.我當(dāng)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舍不得去了。

D.我當(dāng)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舍不得離開。

8.【乙】文作者抓住月光             的特點進行描寫;【丙】文作者則從花、柳、              等角度來寫“月景尤不可言”。3分)

9.【甲】詩作者的游歷過程,是從一派1)            的景象開啟的;聯(lián)系選文標題和內(nèi)容,【丙】

文作者描寫的是2)                 。4分)

10.【甲】詩作者在尾聯(lián)中表達的愿望是             【乙】文作者將自己內(nèi)心復(fù)雜的情感寄予在文“□□”一詞中;【丙】文結(jié)尾畫線句表達了作者                的審美情趣。6分)

 

答案:

5.2分陸游  蘇東坡蘇軾)每空1分

6.4分)(1)進入  2行走每空2分

7.3分D

8.3分澄澈皎潔或空明      每空1分)

9.4分農(nóng)村豐收2分    西湖春美)景2分

10.6分)經(jīng)常和老農(nóng)們暢聊2分)  閑人2分)  追求高雅脫俗(高潔雅致)2分

參考譯文:西湖最美的景色為春時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景色是早晨的煙霧,是傍晚山間的風(fēng)光。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氣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景觀更是奇特。石簣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物,應(yīng)該趕快去觀賞。我當(dāng)時迷戀著桃花,竟舍不得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一帶,綠柳迎風(fēng)飄拂如綠煙,桃花盛開如紅霧,彌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樂隨風(fēng)飄揚,帶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著各色絲織品的富裕游客很多,超過了堤畔的草,真是艷麗極了。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在午、未、申三個時辰;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巧,山嵐設(shè)色之美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時,那時西湖才盡顯濃艷和嬌媚。月景之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tài),柳的柔情,山的顏色,水的意味,更是別有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留給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夠?qū)δ切┓卜蛩鬃邮稣f呢?

 

圖片
 
(八)
 

【甲】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乙】醉翁亭記(節(jié)選)

歐陽修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丙】父子

胡質(zhì)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厲操清白。質(zhì)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貧,無車馬童仆,威自驅(qū)驢單行,拜見父。十余日,告歸。辭,質(zhì)賜絹一匹,為道路糧。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審于何得此絹?”質(zhì)曰:“是吾俸祿之余,故以為汝糧耳。”威受之,辭歸。……帝嘆其父清,謂威曰:“卿清孰與父清?”威對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為不如?”對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遠也。”

(選自《三國志》卷二十七裴松之注)

[注釋]①威:胡威,魏末西晉時名臣,其父胡質(zhì)。②志尚:志向,理想。厲操:磨練操守。③為荊州:擔(dān)任荊州刺史。省,探望。④審:知道。

5.【甲】詩作者是           (姓名),【乙】文作者歐陽修是           代文學(xué)家,晚號“           ”。(3分)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7.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1)父子清(        )          

(2)辭(        

8.【丙】文中胡威的“厲操清白”具體表現(xiàn)在一行“           ”和一言“           ”。他認為自己比不上父親胡質(zhì)是因為“           ”。(3分)

9.以下對三篇作品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兩鬢蒼蒼”“蒼顏白發(fā)”都體現(xiàn)了人物的艱辛。 

B.賣炭翁和滁人都代表了當(dāng)時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tài)。

C.太守與胡質(zhì)、胡威父子都是關(guān)愛百姓的父母官。

D.三篇作品都表達了作者對于理想社會的期待 

10.【甲】詩借賣炭翁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底層百姓的           ,【乙】文表現(xiàn)了作者           的思想,兩位作者身上都具有《岳陽樓記》中“                      ”的仁人品格;【丙】文則從另一個角度呈現(xiàn)了仁人品格的內(nèi)涵,那就是                      。(6分)

 

八答案

5.白居易(1分)  宋(1分)  六一居士(1分)

6.賓客們懂得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懂得太守是以游人的快樂作為快樂。(3分)

7.(1)全/都  (2)正當(dāng)/將要(4分,各2分)

8.威自驅(qū)驢單行,拜見父;大人清白,不審于何得此絹;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3分,每句1分)

9.B(3分)

10.深切同情(1分)  與民同樂(1分)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分)  清廉(1分)  內(nèi)斂/低調(diào)/持重(1分)

參考譯文:胡質(zhì)的兒子胡威,字伯虎。胡威自小志向遠大,磨練清白的操守。當(dāng)時胡質(zhì)在荊州任官,他從京城前去看望。家里生活窘迫,沒有車馬奴仆,他自己趕驢前往,拜見他的父親。停留了十余天,準備回去。快走的時候,父親給他一匹絹,作為路上的盤纏。胡威跪下問父親:“父親清白,不知道這匹絹是從哪里得到的?胡質(zhì)說,是我的俸祿,用來做你的盤纏。胡威接受,告辭回家。……晉武帝召見胡威時,感嘆他父親的清廉,問胡威:“你與你父親哪個更清廉?胡威回答說:“我比不上我父親。晉武帝問:“怎么知道自己不如呢?胡威回答說:“我的父親清廉不愿意讓別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別人不知道,這點我遠遠趕不上父親。

 

圖片
 
(九)
 

【甲】愚公移山(節(jié)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乙】詹何釣魚

詹何以獨繭絲為綸,芒針為鉤,荊蓧為竿,剖粒為餌,引盈車之魚于百仞之淵、汩流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撓。楚王聞而異之,召問其故。

詹何曰:“曾聞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纖繳,乘風(fēng)振之,連雙鸧于云際,用心專,動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學(xué)釣,五年始其道。當(dāng)臣之臨河持竿,心無雜慮,惟魚之念,投綸沉鉤,手無輕重,物莫能亂。魚見臣之鉤餌,猶塵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強,以輕致重也。大王治國誠能若此,則天下可運于一握,將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選自《列子·湯問》)

[注釋]①綸:釣魚的絲繩。②芒:谷頭端細長而尖銳的刺。③荊蓧(diào):楚國產(chǎn)的細竹。④剖粒:剖開的米粒。⑤汩流:湍急的河流。⑥蒲且子:古代善射者。⑦弱弓纖繳:拉力很小的弓,纖細的絲繩。繳,射鳥時系在箭上的絲繩。⑧連雙鸧(cāng):一箭連射兩只黃鸝鳥。⑨放:通“仿”。⑩聚沫:聚攏的泡沫。

5.【甲】【乙】兩文均選自《列子》,相傳作者是戰(zhàn)國時期的             。(2分)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寒暑節(jié)                  (2)五年始其道        

7.對【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span>    )。(2分)

A.大王治理京城如果能像這樣,那么天下就可以握在手心了

B.大王治理國家如果能像這樣,那么天下就可以握在手心了

C.大王治理京城果真能像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掌控了

D.大王治理國家果真能像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掌控了

8.根據(jù)【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完成填空。(4分)

篇目

所敘之事

寄寓之理

 

克服困難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的奮斗。

詹何用特殊的釣魚方式, 用心專一地釣上了盈車之魚。

 

9.【甲】文中“愚公”與“智叟”這兩個人物形象運用了對比手法,用智叟的鼠目寸光突出了“愚公”的        ?!疽摇课闹姓埠?ldquo;以獨繭絲為綸,芒針為鉤,荊蓧為竿,剖粒為餌,引盈車之魚于百仞之淵”突出了他的“        ”的才能。(均用四字短語概括)(4分)

10.【甲】文結(jié)尾寫借助神力解決問題,其作用是側(cè)面反映                                ,【乙】文中詹何對楚莊王的答話,意在告誡執(zhí)政者                          的道理。(6分)

5.列御寇

6.交換  全部

7.D

8.1愚公在智叟的嘲笑下前赴后繼挖山不止,最終感動神靈搬掉兩座大山的故事  2做事時,有時能以柔克剛,以弱制強,做任何事都要講究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9.大智大勇  以柔克剛

10.側(cè)面反映了愚公的決心不可動搖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  意在告誡執(zhí)政者修養(yǎng)自身,才是治理好國家的根本這個道理。

參考譯文:

詹何用單股的蠶絲做釣魚的絲繩,用芒刺做鉤,用細竹做釣竿,用剖開的米粒作為釣餌,在有百仞深的深淵中、湍急的河流里釣到的魚可以裝滿一輛車,釣絲還不斷,釣鉤沒有被扯直,釣竿沒有被拉彎。楚國的國王聽說了這件事覺得很驚異,就把他叫來問他原因。

詹何說:“聽我已經(jīng)逝去的父親說過,古代善射的人射箭啊,曾經(jīng)用拉力很小的弓、纖細的絲繩,順著風(fēng)一射,一箭連射兩只黃鸝鳥,(因為)用心專一,用力均勻的原因啊。我按照他的這種做法,模仿著學(xué)習(xí)釣魚,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F(xiàn)在我在河邊持竿釣魚時,心中不思慮雜事,只想魚,丟線沉鉤,手上用力均勻,外物不能擾亂(我的心神)。魚看見我的釣餌,就像看見塵?;蚓奂呐菽粯樱淌乘粫岩?。所以我能以弱制強,以輕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國家如果可以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應(yīng)付了,還能有什么對付不了的嗎?”楚王說:“說的好。”

 

圖片
 
(十)
 

【甲】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柳子厚墓志銘(節(jié)選)

韓愈

(子厚)遇用事者得罪,例出為刺史。未至,又例貶(永)州司馬。居閑,自刻苦,務(wù)記覽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間。

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嘆曰:“是豈不為政邪?”因其土俗,為設(shè)教禁,州人順賴。……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jīng)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注]①涘:水邊。②卒:突然。③教禁:官方發(fā)布的勸諭條文和禁令。

5.[甲]文作者是唐代文學(xué)家        。也就是[乙]文中的“子厚”。他和[乙]文作者韓愈以及另六位宋代文學(xué)家被合稱為“          ”。(2分)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中畫線句。(4分)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7.解釋[乙]文中加點詞。(4分)

(1)自刻苦(        )    

(2)是豈不為政邪(        )

8.下列對[乙]文中畫線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致力記錄所見的景物并寫成文章,作品深廣似江河泛濫、湖海蓄積。

B.致力記錄所見的景物并寫成文章,尤其愛描寫江河泛濫、湖海蓄積。

C.務(wù)必記得展覽自己所寫成的文章,作品深廣似江河泛濫、湖海蓄積。

D.務(wù)必記得展覽自己所寫成的文章,尤其愛描寫江河泛溢、湖海蓄積。

9.讀兩文可知,子厚曾先后被貶謫到永州和柳州。在永州,子厚雖“自肆于山水間”,卻感受到“        ,        ”的冷清氣氛,創(chuàng)作出《小石潭記》等佳作。在柳州,子厚用心政務(wù),“        ,        ”,獲得當(dāng)?shù)匕傩諅兊男湃危煌瑫r他還熱心指導(dǎo)青年學(xué)者,使他們的文詞達到“             ”的水平。(6分)

10.從兩文可以看出,子厚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xué)家、     、    。(4分)

答案:

5. 柳宗元(1分)    “唐宋八大家”(1分)

6.(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4分)

7. 益:更加。(《愛蓮說》)  足:夠得上,值得。(《桃花源記》)(共4分,各2分)

8. A(3分)

9.“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或:“寂寥無人,凄神寒骨”)  “因其土俗,為設(shè)教禁”  “悉有法度可觀” (共6分,各2分)

10.治理有方的官員(或:心懷百姓的政治家、受人愛戴的官員等等) 提攜后進的師長(共4分,各2分)

 

講座預(yù)告

最新活動

熱門課程

小小演說家培訓(xùn)

    您是否為孩子膽怯怯場而擔(dān)憂?您是否為孩...

高中VIP一對一

    高中學(xué)業(yè)難度陡然上升,加上高考的壓力...

三校生5月考(本科)平日班

    2015級全日制本科目標班,開設(shè)暑假班與秋...

三校生3月考雙休班

    本課程專為三校生開設(shè),采用雙休日上課...

三校生學(xué)業(yè)水平考平日班

    2016級學(xué)業(yè)水平考全日制,開設(shè)暑假班與秋...

三校生學(xué)業(yè)考同步班級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三校生5月本科目標班

    三校生5月考班 三校生5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標簽:文言文輔導(dǎo)    語文文言文    
相關(guān)資訊

更多校區(qū)查詢

飲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進修學(xué)院,簡稱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來,秉承交大校訓(xùn),依托名校師資,提供專業(yè)的托班輔導(dǎo)、青少年英語輔導(dǎo)、小學(xué)輔導(dǎo)、初中輔導(dǎo)、高中輔導(dǎo)、高考高復(fù)、三校生高復(fù)、藝考生文化課等,學(xué)生遍及全市各區(qū),至今已幫助六萬多余名學(xué)子取得優(yōu)異成績,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級院校!20余年來思源已成為“中考教學(xué)研究中心”、“中學(xué)個性化學(xué)習(xí)教育基地”、“快速學(xué)習(xí)法”實驗學(xué)校。

  • 二十年教育經(jīng)驗
  • 十余項教育大獎
  • 六萬余名學(xué)員順利畢業(yè)
思源logo尺寸220

總課程咨詢熱線:400-678-9493 服務(wù)時間:9:00-20:00,雙休日照常

手機網(wǎng)站訪問地址:http://www.twgcr.cn/m/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qū)華山路1988號匯銀大廈北樓6樓619室 電話: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詢熱線:400-678-9493

在線咨詢

乘車路線

思源教育微信公眾號二維碼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臺

思源教育微信公眾號二維碼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復(fù)平臺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匯區(qū)思源教育培訓(xùn)中心  滬ICP備11008344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80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