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論語》十二章 挖空訓(xùn)練含答案
日期:2024-09-25 14:48 點擊:
《論語》十二章
子曰:“君子食
無( )求飽,居無求安,敏
于( )事
而( )慎于言,
就( )有道
而( )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學(xué)而》)
子曰:“人
而( )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子曰:“
朝(活用: )聞道,
夕(活用: )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
喻( )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見賢思齊
焉( ),見不賢
而( )內(nèi)自省也。”(《里仁》)
子曰:“質(zhì)
勝( )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
而( )道遠。
仁以為己任(句式: ),不亦重乎?死而后
已( ),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子罕》)
子曰:“
知( )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顏淵問仁。子曰:“
克( )己
復(fù)( )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子貢問曰:“有一言
而( )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
子曰:“小子何莫學(xué)
夫( )《詩》?!对姟罚梢耘d,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邇( )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鳥獸草木之名。”(《陽貨》)
[補充]
故木受繩則直,金
就( )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
而( )日參省乎己,則
知( )明而行無過矣。(《勸學(xué)》)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
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
而( )神明自得,圣心備
焉( )。(《勸學(xué)》)
鍥
而( )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xué)》)
有善始者實繁,能
克( )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其( )皆出于此乎?(《師說》)